搜索

1995年,李铁映看报时发现小叶丹后人的消息,马上下令:请来北京

发表于 2025-04-05 07:22:13 来源:前沿观察网

权威资料来源:《彝海结盟后,掩护红军旗的5400天——鲜为人知的彝家护旗故事》——新华网1995年的一天,李铁映在读报的时候,意外看到有一位叫沈建国的彝族少年,由于家里贫穷,上学交不起学费差点退学。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,有媒体介入后,一调查竟然发现,此人是小叶丹的后人。这个新闻迅速上了报纸,李铁映看到这一幕后非常激动,他立即下达了命令,要接沈建国来北京上学。不久后在组织的关照下,沈建国来到了北京,进入了人民大学。1935年5月22日,冕宁县大桥镇突然传来了阵阵枪声,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彝族百姓听到枪响,条件反射般行动起来。他们将老弱妇孺都藏了起来,男人们在部落头人小叶丹的组织下,拿起武器准备保卫家园。这些年间,类似的事情他们见了许多,各地的彝族百姓经常遭到乱兵洗劫。就在他们一切都准备完毕,打算像之前那样与入侵者战斗的时候,小叶丹却发现来的这支部队,似乎与以往的乱兵不一样。当地彝民们用土枪和步枪试探对方,那支部队并没有还击,只是走到村镇近前就停了下来,并没有要进攻的打算。小叶丹见状感到奇怪,他就派人去打探消息,很快他就得知了一个事情,面前的这支部队正是红军。他们之前听过红军的事情,但当地人对红军并不了解,没过多久,小叶丹的四叔就跑了回来,他告诉了小叶丹一个令他感到惊讶的情况。原来,红军的先头部队此前已经与外围警戒的彝民们接触了,由于部队的政策,红军战士只是好言相劝,无论彝民们有什么过激的举动,他们也不会动手。彝民们对汉人军队本来就怀有敌意,见到有军队来了上去就抢,许多红军士兵被抢了个精光,还是没有反抗,只是光着身子跑回了部队。红军那边也多次派人与彝民们接触,刘伯承等人不断派人宣传红军的政策,小叶丹得知了此事后,对红军的行为感到非常佩服,于是他就决定亲自去见一见红军的指挥官刘伯承。他们相见之后,刘伯承耐心说明了红军的政策,表示此番红军只是借道。一番交谈后,小叶丹对刘伯承等人十分敬佩,他也意识到红军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部队,于是他欣然同意了刘伯承的请求,还提出按照他们当地人的习俗,想要与刘伯承结为兄弟。就这样,在彝海边,刘伯承与小叶丹结为兄弟,两人彻夜长谈,刘伯承告诉了他什么是革命,还将一面写有“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”的红旗送给了他。自此,小叶丹决定走上革命的道路,他带着红军进入了彝民区,帮助红军顺利走出了困境。多年以后,随着全国解放,刘伯承也多次派人去寻找小叶丹一家。然而他得到了一个噩耗,当年帮助红军之后,小叶丹成为了国民党的眼中钉,他们屡次发难,迫使小叶丹倾家荡产。即便如此,小叶丹也誓死不交出刘伯承送给自己的那面红旗,1942年,国民党特务设计在当地挑起了冲突,策划杀害了小叶丹。小叶丹就这样倒在了革命的道路上,没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,不过他的意志却被家人传承了下来,他的家人一直守护着那面红旗,直到解放后,他们才将红旗交给了政府。刘伯承得知此事后,一直感到非常遗憾,他还是尽可能帮助了小叶丹的家人,小叶丹的弟弟在建国后也进入了政协工作,一直致力于家乡的建设等工作。后来由于通讯等问题,刘伯承也没能找到小叶丹的后人,双方就这么失去了联系。刘伯承一直没有放弃,在他去世之前,他还交待自己的家人要找到小叶丹的后人,给这位革命烈士一个交待。这件事被刘伯承的儿子记在心里,李铁映等人当然也记住了老帅临终前的嘱托。好在多年之后,他们终于找到了小叶丹的后人。后来沈建国来到北京如愿进入了大学深造,他也十分感激组织的帮助,从小到大他经常听到彝海结盟的事情,也十分清楚一家人誓死守护红旗的故事。毕业后,沈建国在组织的安排下进入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工作。2006年,沈建国正式入党,他决定承袭先烈的遗志,后来回到了凉山,和大家一起支持家乡的建设工作。多年以来,沈建国在当地兢兢业业工作,担任了凉山州应急管理局的干部,还担任过基层的乡党委书记。沈建国也经常参与彝海结盟相关的纪念活动,他本人时常出现在纪念馆周围,为人们讲述着当年发生的那些故事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随机为您推荐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1995年,李铁映看报时发现小叶丹后人的消息,马上下令:请来北京,前沿观察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